今天是:
最新公告:
  • 苏州宏鼎樱花管道,十几年专注管道生产,主营PPR、保温管、PVC管、PE-RT、穿线管、卷芯管等一系列工程、家用管道;PPR产品统一采用百分百进口原料+精湛的生产工艺+360°全方位售前、售后服务,选择与我们合作,让您无后顾之忧!欢迎来电咨询13806251979;期待您的加盟/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闻中心

#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开新局#

新闻来源:@新浪微博@半月谈 发布日期:2022-4-19 12:51:04

导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年来,从北国雪乡到南部边陲,第一批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接力”开启新篇,一年来,队长们面临的挑战已截然不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但又有所不同。以前扶贫要挨家挨户地做,像呵护小树苗一样。如今要乡村振兴,就得抚育好金河村这片林。”张忠富说,以前扶贫搞产业时,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多地覆盖贫困户,让村民收入都达标。现在搞产业,须从全村角度通盘考虑,比如产业结构要合理、产业特点要鲜明、产业前景要持续。

 

以前管好“每棵苗”,现在抚育“一片林”

2016年就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张忠富,两年前下定决心,脱贫后继续留村。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但又有所不同。以前扶贫要挨家挨户地做,像呵护小树苗一样。如今要乡村振兴,就得抚育好金河村这片林。”张忠富说,以前扶贫搞产业时,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多地覆盖贫困户,让村民收入都达标。现在搞产业,须从全村角度通盘考虑,比如产业结构要合理、产业特点要鲜明、产业前景要持续。

张忠富举例说,去年村里打算推广魔芋、野菜种植。一开始,不少村民持观望态度,正是一位已经脱贫致富的农户率先站出来试种,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并最终使魔芋种植在村里形成产业规模。如今,村里魔芋产业的收入达到每亩7000多元。

图片

张忠富(中)在村民家中走访
 

2022年初,曾担任过扶贫工作队队长的林文其来到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沈潭社区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他和工作队队员马上开展大走访,与村干部一起完善村集体规划。

“从微观目标到宏观统筹、从务实办小事到务虚做规划,我们的工作面更广了。”林文其说,乡村振兴不仅要求队长们拥有坚毅的意志力和高效的执行力,更考验队长们的学习能力、统筹指挥能力以及眼界学识的宽广度。

 

以前作答“客观题”,现在应对“主观题”

最近,金河村的乡亲们就产业升级的问题讨论得如火如荼,话题包括选种哪个品种,要不要建设冷库,种植规模到底扩大多少合适等。可过了3个月,开了6次会,事情仍没定下来。

“从品控把握、市场调研,到渠道拓展、技术培训,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张忠富明显感觉到,不同于脱贫攻坚阶段,目前的乡村产业升级,没有现成经验照搬。

张忠富需要认真衡量建设800平方米冷库的投入与产出,分析试验田的相关种植数据,有时候还得多方寻求专家帮助,而这些都是他在扶贫时从未考虑和接触过的。

张忠富还坦言,乡村振兴究竟怎么干,他至今也不敢说找到了明确答案。这两年,张忠富和队里两位年轻队员关于发展路径的争论明显增加了。张忠富在“屋场会”上提出的一些想法,也频频遭到村里年轻人的反对,而且自己还常被说服。

“现在做一件事,如果没有充分的前期论证、风险评估和详细规划,是不可能说服大家跟着一起干的。”张忠富说,“只能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不断接触新事物、新理念。”

这样的压力也加在彭灿辉身上。彭灿辉以前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滔溪镇乐坪村当队长,现在是安化县小淹镇白沙溪社区队长。之前脱贫攻坚时,前后两个村的村民对他评价都很高。那时他熟悉每家每户的情况,说得清各家之间的关系,帮大家解决了很多事。如今,脱了贫的村民变得越来越“有见识”。彭灿辉发现,下苦功夫、笨功夫的“动情式”工作方式已满足不了乡村振兴的要求。“如果说扶贫工作有标准答案,那么乡村振兴就是各显神通。”

“以前的压力大部分来自贫困户的不理解、不配合,比如害怕碰到懒贫户、赖贫户。现在则是和自己较劲儿。”彭灿辉说,这一年,他们村一直在讨论如何实现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结果一个想法刚萌生几天就被自己否定掉,方案改了不知多少遍。

对于年轻的林文其来说,“主观题”既包括如何说服老百姓搞产业升级,也包括如何做出科学规划,实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沈潭社区有集体入股的养鸡场、有火龙果种植基地,还有两个花炮厂和一个新材料厂,现在我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合适的企业,在稳定第一产业的同时,发展第二产业。工作队还在着手申报建设1000亩的标准化农田。”林文其说,想做的事情固然很多,每一步却都要小心翼翼、精细验证。“产业发展到现在不容易,一定要精心呵护。”

 

以前串门多,现在出门多

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年,队长们不断适应挑战,凭着对乡村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渐渐摸索出一些新的工作方法。

从每年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贫困户家里走访,到如今走出村子到各处学习考察,队长们出门“见世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有次,我去江西上栗学习他们的农村产业综合体建设和乡镇企业转型经验,感触非常深。”林文其说,在观摩中,他发现上栗的村级规划、土地整合、资源利用理念既新颖又务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彭灿辉曾是典型的“狗不叫”队长,村民跟他别提有多熟。可去年,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参观学习。张忠富去年到湖北、贵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还结交了不少网络营销团队及法律专家,时时虚心请教。“以前是我们帮村民脱贫,现在需要别人帮助我们振兴。”

队长们还发现,以前扶贫时,不少问题靠自己就能解决;如今村民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问题还真得靠队长们“搞社交、搬救兵”。之前,白沙溪社区有数百名村民需要考摩托车证。彭灿辉说,如果村民们去县城预约排队考试,到2023年都不一定能完全解决这个实际需求。于是,队长们去县里争取来了一场“摩托车送考下乡”,共有170名村民在村部院子里完成了考试,主动解决了这个关系到村民出行的问题。

边学边做,边做边改,队长带着乡亲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7期  原标题:《转战乡村振兴,工作队长有话说》

半月谈记者:周勉 刘芳洲  | 编辑:徐宁